專題片背景音樂是什麼呢?與創業專題片拍攝如何相結合?通俗的講,一部完整的電視專題片拍攝,其組成内容除了視頻素材、解說詞配音、字幕以外,還會配有背景音樂。背景音樂在企業專題片中不是特别突出和顯眼,因為它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氣氛,為專題片的表現内容和效果錦上添花。那麼,專題片背景音樂制作需要遵循什麼原則呢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呢?今天,青山影業編者通過舉例,為大家進行說明。
央視專題片《我們走在大路上》是描述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到2019年的今天共70年的風雨曆程。專題片分為24集,每集表現不同的主題和内容,但無論是什麼主題和内容,我們都能想象到,這類專題片的背景音樂風格,應該是以恢宏大氣、沉穩莊重為主調性。央視是怎樣拍攝專題片的呢?第十一集《統一大業》交待了香港、澳門輪為英、葡殖民地的曆史過程,在新中國成立後,經過一步步艱苦卓絕的談判和努力,終于在1997完成了香港回歸,1999年完成了澳門回歸,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。這集的央視專題片背景音樂選擇了羅大佑的《東方之珠》和張明敏的《我的中國心》等,“洋裝雖然穿在身,我心依然是中國心,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,烙上中國印……”無論旋律還是内容,都與專題片的視頻素材相輔相成,風格節奏高度一緻,使觀衆看後引起了高度的共鳴。
《園博園-中國戲曲文化周》專題片是園博園為即将舉辦的“中國戲曲文化周”這一活動而拍攝制作的。園博園有全國各地的園區,每個園區都代表着自己的地方特色,中國戲曲文化周也包含了不同的地方戲曲,各具特色。專題片鏡頭開始是年輕男子回到家中,看到從河南老家過來的母親正坐在沙發上對着窗外出神,便用河南話問母親怎麼不下樓去跳廣場舞,母親别人說話她聽不懂,她說話别人也聽不懂…..這段内容就是以河南豫劇為背景音樂。“劉大哥講話,理太偏,誰說女子享清閑……”這是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《花木蘭》選段,配在這裡與專題片内容完美契合。接下來鏡頭一一掠過北京園、晉中園、江蘇園、西安園等代表的不同劇種的戲劇劇情,表現戲典方化節的劇種豐富。這段鏡頭内容處理的節奏比較快,所以專題片背景音樂公司也配以快節奏的音樂,與内容緊密配合,起到了良好的烘托和渲染作用。
由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,專題片背景音樂制作公司會根據内容的不同,配以不同風格的背景音樂。即便是在同一部專題片中,不同段落的内容,也選擇适合作專題片背景音樂的曲子來配,以達到錦上添花的作用。輕松愉悅的更适合做旅遊、風景專題片背景音樂,大氣磅礴的更适合于黨政、曆史專題片背景音樂,經典抒情的更适合做城市專題片、校園專題片背景音樂。對于酒店、農業、美食、黨建、農村、創業、醫院、新聞、教育、大氣、體育、校慶等專題片,也會有相應适的背景音樂。